【文学欣赏】春联添彩过新年 |
[ 时间:2021-02-10 | 浏览:7709次 ] |
春节,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都要精心准备,必须过得圆圆满满、热热闹闹。每当腊月初八喝完腊八粥,人们就开始为年事忙碌起来,赶集添衣、采购年货、扫舍布新、祭灶送神、煮肉蒸馍、写贴春联等等。其中,年味中最有文化气息的,当属写春联、贴春联等民间文化活动了。
要写春联,必先懂春联。春联,是楹联的一种。俗称对联、对子,由上、下两联组成,是写在纸上布上、刻在木板上,或贴或挂在柱子上的对偶句。
按照自古以来的习俗,都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其中左右的区分方式就是以人正视门的视线,上联在人右手边,下联在人左手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中,对联平仄对仗的规则,就是每一个字都要平对仄、仄对平。
古诗所讲平仄是声调问题,指汉字字音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四声”。古诗所讲的“平仄”就是针对这古“四声”而归类的:四类声调归并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平声本身为一大类,仍称“平声”,简称“平”;上、去、入声又合归为一大类,统称“仄声”,简称“仄”。两大类简称“平仄”。但是,语音发展到现代普通话,古入声字完全瓦解,分散混入了现在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字中。这就要从一声、二声中区分出部分的古入声,其余的就是平声了。具体需要通过格律工具书加以区分。为了便于记忆对联基本规则,编歌诀如下:
按照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必须赶到除夕太阳落山前,给自家门上贴上春联,才能辟邪祛“年”;否则,“年” 这怪兽就会出来祸害人,使春节不得安生。
春联作为年俗之一,我对此有深刻的记忆和很深的情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那会儿,三哥和四哥刚刚中学毕业,算是村上的小“秀才”,都能提笔写大字。每逢春节腊月二十九、三十,他们会在我家当院摆桌、倒墨、挥笔写春联。左邻右舍闻讯而来,你来我往,熙熙攘攘,忙活整整一天,直到送走最后一个人,才能收拾笔墨。
写完春联,就是给院子大门贴春联了。先用开水汤上一些半生不熟的麦面糊,家乡人叫“面然”,作为贴春联的专用浆糊。我负责用筷子抹“面然”,哥哥负责贴。贴春联前,先要区分上下联,尾字仄声的为上联贴在右手,尾字平声的为下联贴在左手,然后贴门上框的横联和门扇上的门神秦琼与敬德。进了院子依次贴六神对,神主 “忠孝传家远、诗书庆世长”,土地神 “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财神 “引人间福禄、掌天下财源”,灶神 “管人间烟火兴旺、司本家米面丰盈”,井神 “福泉供百口、善水养万家,”仓神 “月月取不尽、年年用有余”,最后在墙上贴“春满人间”“春光满院”,树上贴“树大根深”“根深叶茂”“福荫子孙”,还有老人的炕贴“身卧福地”等等。凡是能贴的都会贴上红贴春联,以祈福纳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新年气氛。
受此熏陶,我很早就喜欢上了写字、写春联。高中生毕业后,我成了同龄人中仅有的一两个能提笔写大字的人,春节时候便加入到为村民写春联的行列。七十年代末在凤翔读书时,看到腊月八过后凤翔县城整个成了春联和门神门的海洋,联语凝练精彩,诗意盎然,文化意味浓郁,字形筋骨丰满,笔法有力。观之,如入春联文化和书法宝库,让人大开眼界。我一边欣赏对联书法,一边抄写妙联佳句,如饥似渴,沉浸其中,久久不忍离开。
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撰写春联,为单位、为职工、为教师、为群众撰写春联不计其数。2008年,汶川大地震、南方冰冻、北京奥运会,悲喜交加,春节临近,特撰联以记之:“湖广冰冻,汶川地震,重重考验震世界;巴蜀救灾,神州奥运,件件壮举惊全球。”。2015年单位工会征集新羊年春联,我以“马蹄声声,踏石留印,拍蝇打虎,严惩贪腐硕鼠;羊毫飒飒,勾线描金,呕心沥血,彩绘复兴蓝图。”荣获征联一等奖。
当看着一排排写好的春联,一股翰墨书香的年味扑面而来,从春联中我仿佛触摸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跳荡的脉搏。(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强天政,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副教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部作家文学》副总编。新闻作品曾获中国高校报协好新闻二等奖,陕西高校新闻特等奖。书法作品多次荣获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总工会优秀奖。诗歌、散文时见于报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