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文学欣赏】杀猪菜中的乡愁 |
[ 时间:2021-01-27 | 浏览:3108次 ] |
在过去的农村,每当年关临近的时候,谁家能杀一头肥猪就预示着这家能过一个好年。
腊月二十三日是杀猪的日子。吃完早饭,这家女人烧了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准备杀猪。男人在村口焦急地等待杀猪匠的到来。
随着几声咳嗽,男人终于领着杀猪匠走进了院子。几个人走进猪圈围捕黑毛肥猪。它瞪着两只眼睛,好像知道厄运要降临了,一个劲地往圈角躲避,屁股朝后拉着,四个蹄子死死地抓住地板不放松。几个人抓了几次,也没有抓住它,它吱吱哼哼地周旋着。
杀猪匠拿出一根钢筋钩子趁肥猪不注意勾住它的下巴拉上就跑,肥猪疼的嗷嗷乱叫,也得身不由己地跟着跑,跑到大门外,早已摆好的矮桌前,几个男人抓腿的,抱头的,提尾巴的,把肥猪弄上杀猪桌,把它侧压在桌上,头悬空,女人把一只搪瓷盆子放在猪头下面的地上,杀猪匠跪在猪头上,牙齿咬着明晃晃的长刃刀,手在猪的脖子上摸索了片刻,突然一刀子狠狠地朝猪脖子捅进去,霎时一股红色的血浆喷射出来,冒着血泡淌进了地上的盆子里,猪还在哼哼,四蹄还在蹬,不大一会儿,它不动了。杀猪匠和几个男人,把肥猪抬起来放进装满开水的大木桶烫毛,吊起来翻来翻去在开水里烫,很快这些黑毛松软如泥,一拔就掉。几个人迅速趁热拔光了猪身上的毛发。杀猪匠拿出一个吹桶插进猪的肛门鼓足腮帮子把猪吹的滚圆滚圆,几个人把它又抬到矮桌上,用铁刨子刨猪身上的污垢,一直刨得雪白雪白,就割掉脑袋,开膛破肚,把下水放在另个盆子里待主家有时间再仔细收拾。
猪肉破成两片,让男主人扛回家放在石磨上,或者放在手推车上,盖上口袋。把猪尿泡吹起来像气球一样,扎住口送给主家的孩子玩。猪尾巴割下来送给家里有小孩的邻居,据说,吃了猪尾巴就不流涎水了。
按照习俗规程,做杀猪菜必须用猪项圈肉。杀猪匠一刀割下猪脖项,大的有七八斤,小的也有四五斤,递给主家,主人拿回家清洗干净,切成条块,用八角、桂皮、丁香、草果、生姜,酱油和盐炖了,再用粉条、胡萝卜、豆腐、白菜炒成烩菜。将猪血在开水里凝固后,切成方块,用干辣椒、花椒、蒜苗、食盐、 菜籽油炒成一道美味,或蒸米饭,或溜上馒头,烫是醪糟,端上桌,热气腾腾,香味扑鼻。温上一壶白酒,推杯换盏,匠人和主家边吃边聊,夸女人的厨艺高超,不亚于饭店的厨师。女人脸色潮红,低头坐在灶前,还在忙碌着什么。
主家招呼杀猪匠吃完杀猪菜,给他30元报酬,杀猪匠推让一番,留下10元,将20元揣进兜里,耳朵上夹着主家送给的香烟,嘴上再美滋滋地叼一支吸溜吸溜地咂摸着,眯着眼睛,挥挥手,背上行囊上路了。
主家把杀猪匠送出大门,对他说,如果今年收成好,再喂个肥猪,明年还请你来杀猪。
杀猪匠突然转过身来笑着说:“要是明年我还活着,你早点来约,晚了,我会答应别的人家。”
“一定一定。”主家向杀猪匠挥挥手:“您走好,小心脚下打滑。”
主家杀猪是喜事,女主人做杀猪菜时做的很多,她盛出一部分,待杀猪匠走后,分成几份,打发孩子给邻居的老人小孩送过去,让他们也尝点荤腥。农村人一年四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谁家做了好吃的,不忘给乡亲们送点过去,这种情义是村里多年形成的传统,人们约定俗成,自觉自愿,这种情愫让远离家乡的游子永难忘怀。
【作者简介】王维新,笔名秦千文,搜狐网、凤凰网、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北京小小说沙龙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文学部部长。
在《延河》《雨花》《北京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文学观:以真诚之心,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