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917-5542337
举报邮箱:1017258916@qq.com
用户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

您的位置:

首页 >> 眉县故事


眉县水文化之治水名人——梅遇

[ 作者:本站 | 发布时间:2024-01-04 | 浏览:390次 ]

梅遇,清康熙年间眉县知县,主政眉地十年,兴修九河水利,百姓感其恩德,敬称梅公。

梅遇关心民疾,重视水利,常下乡访查,从石头河到泥峪沟,从秦岭北麓到渭北塬顶,逾山谷、冒荆棘、趋流寻源,到处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对眉地的山水形势、九河利害了然于胸。几年间,他组织全县士民冒严寒,战酷暑,风餐露宿,筑坝开渠,陆续修治了斜谷(石头河)、赤谷(霸王河)、潭谷(远门河)等九条河溪,修复了宁相渠、井田渠、凤泉渠、西硙渠等多条引水渠道,变荒水为益水,变水害为水利,解决了大部分地区灌溉难题,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

康熙六年(1667),眉地大旱,梅遇顶烈日骄阳,携36村百姓,在斜峪关石头河垒堰筑坝,拦河引水,凿开东、中两道新渠,扩修眉、岐两条旧渠,流程百余里,灌地千余顷,百姓不再为干旱犯愁,受渠水之利,庄稼连年丰收,为纪念其德政,将此渠赞称为“梅公渠”。梅遇修筑斜谷水利的功绩,也受到了陕督、抚二台褒扬。梅遇还召集沿渠乡约、士绅,制定了一套分水比例、轮流灌溉和渠道维修制度,使梅公渠之利久而不衰。民国时期对梅公渠进行了整修,初以“眉惠渠”称之,完工后为追怀梅遇修渠之不易、利水之功绩,定名为“梅惠渠”,属“关中八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梅惠渠经过多次改造,现为石头河水库灌区的前身。

梅公勤政爱民、造福百姓的情怀,大兴水利、执着规范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供稿 眉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