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917-5542337
举报邮箱:1017258916@qq.com
用户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

您的位置:

首页 >> 眉县故事


【文学欣赏】散文:总把新桃换旧符

[ 作者:本站 | 发布时间:2021-03-15 | 浏览:11715次 ]

大家都记得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贴春联,贴福字。人们撕下陈旧的春联和福字,贴上新写好的春联和福字。表达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祝福和向往。站在小院抬眼一望,顿时庭院生光辉,好一番新年新气象。陆游曾有诗记载:“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但是,我的家乡不是初一贴对联,我们在除夕这一天贴对联,而且必须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把对联贴好,也有人家在阴历二十九这天,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贴对联。“腊月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喜欢贴春联,更喜欢看各家的春联。初一早上,我都要去各家拜年,其实我最关心的是各家的春联。放眼一望,各家各户都是红彤彤的,惹人眼目。大门口,各个屋门口,即使是东西厢房也都会贴上对联。水井边上贴着“井泉兴旺”,猪圈门口“肥猪满圈”,其实年猪已经杀了,只有空空如也的猪圈。鸡窝门口“金鸡满架”。走进堂屋,正中后墙上贴着“抬头见喜”,正对着大门口的地方立块砖贴上“出门见喜”。反正是你抬眼,映入眼帘的就是喜兴词。爷爷最喜欢的就是“出门见喜”,父亲也依然喜欢,每年都要选好一块石头或是砖,有时也贴在前院三爷爷家的后墙上,这也是一年的希望,也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过年就是过个喜幸,过个高兴,过个万事顺心。

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热炕头上,听春风吹拂挂钱,哗啦哗啦的声音,阳光映射着挂钱的影子,随风起舞。挂钱是贴在横批上的,我感觉这就是过年的节奏,这就是过年的兴奋点,这就是过年的妙趣横生。

欣赏各家的对联,就想到了写对联的老爷爷。他是我的本家爷爷,我们村里的文化人,是一家国有煤矿的工会主席。一到腊月,他是最忙的人,也是他一年中最骄傲的日子。全村人都买了红纸送到老爷爷家里去,讲究的人家事先把红纸裁剪好,老爷爷就按照红纸的大小长短设计大门对、屋门对,还不忘了写大家最喜欢的横批。有的人家就买一张大红纸,打发孩子送过去,老爷爷就得掂量着给他们家设计各种门对、横批,当然不够就得老爷爷从自己预备的大红纸里给裁剪出来,补齐全。因为年年都写对联,老爷爷对谁家需要几副对联了如指掌。井上的、鸡架上的、猪圈的、羊圈的,出门见喜、抬头见喜,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每家一幅大门对,老爷爷是最重视的,对联也是老早就收集准备的。“吉星照头迎财运,瑞气扑面闻书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站在老爷爷家屋地上一大堆人,有的在欣赏对联,有的在等着老爷爷写对联,写完了也好拿走。老爷爷坐在炕上的方桌前,炕上摆着一大溜红纸,是人们自觉排好队的,按照到来的先后顺序摆放。不着急的,或是本家的,老爷爷就让他放在柜子上,给一篇纸自己写上名字,到时候来取,或是让他家的小姑给送去。我家的对联都是父亲进了腊月门就选好大红纸,自己裁剪好,然后打发我送过去,到腊月二十九再取回来。老爷爷这个腊月傍年的那几天最忙,他也乐此不疲,愿意为大家服务,家里的一切活计都交给老奶奶和几个孩子忙活,这时老爷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写对联”。

农村人都知道,到了年根底下,家家都忙,房子要扫,扫除一年的晦气,迎来幸福吉祥。年糕粘豆包都要蒸。大黄米少,不敢早蒸,早了,过年的时候就没多少了。困难年月难为了如老奶奶一样的家庭主妇。老爷爷还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有的人家图便宜买的红纸颜色不纯正,而且纸的质量又不好,老爷爷就悄悄地把自家预备的大红纸给换上。写对联,老爷爷不光是搭时间还要搭上自家的大红纸,但是老爷爷是乐呵的。

我家的对联都是老爷爷写,但是父亲只让老爷爷写大门对,屋门对,像一些横批条幅,父亲都自己动手,因为父亲心疼老爷爷,他们两个只是辈分不同,年龄相当。父亲的毛笔字虽然不如老爷爷的好,但是在村子里也是可以拿出手的。于是我家的门斗两侧会贴上“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我家堂屋一进门有一窄条条幅,“一入新年好,财神来到了,跟着金马驹,驮着大元宝”。

我大爷是一位医生,他最喜欢欣赏对联,每年拜年的时候,到各家门口,不进大门,先欣赏对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自己写对联,而是到集上去买对联,多是印刷体,不仅有黑体字,还有金光闪闪的黄色字体,看着耀眼,炫目。而大爷不喜欢,还是喜欢手写对联。我家贴的对联引起了大爷的极大兴趣,他从对联的上下联的意境,对仗,欣赏到字体的考究。然后发问:这对联出自谁手?我骄傲地告诉他,这幅对联是市书法协会下乡送对联活动赠送给我的。

我现在也在学习写对联,每日撰写联语,乐在其中。

作者简介:徐玉松,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学好传统文化,爱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