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917-5542337
举报邮箱:1017258916@qq.com
用户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

您的位置:

首页 >> 眉县故事


李白与太白山

[ 作者:本站 | 发布时间:2020-09-14 | 浏览:4295次 ]

尽情泼墨太白山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可谓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于是,李白再次用其瑰丽磅礴的诗歌尽情描绘了一个个神仙世界。在李白传世的大量诗作中,有三篇是描写了太白山的雄浑和壮美。一篇是《古风》其五;一篇是《蜀道难》中以太白山高耸奇险的“鸟道”来说明蜀道之难;另一篇就是《登太白峰》。

《登太白山》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诗人登上太白峰,通向上天的门户又已打开。诗人满怀豪情逸志,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向着明月靠近飞升,幻想超离人间,摆脱尘世俗气,到那光明理想的世界中去。然而,李白真的就心甘情愿抛开人世,脱离现实,一去不复返吗?正当李白幻想乘泠风,飞离太白峰,神游月境时,回头望见武功山,心里却惦念着:一旦离别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来呢?一种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不禁油然而生,深深地萦绕在心头。

在长安,李白虽然“出入翰林中”,然而,“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阳冰《草堂集序》)。诗人并不被重用,因而郁郁不得意。登太白峰而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形象反映。“何时复更还”细致地表达了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言有尽而意无穷,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李白寄情山水,而山水间自然也流传着关于李白的各种传说。在太白山有一面陡峭巨大的石质山崖,崖面有数十道釉黑的墨迹流痕,似浓墨从山顶流下,淋淋漓漓,十分生动逼真,被称作泼墨山。这里河面宽阔,河岸树木参天,四周奇峰环绕。河水环绕一面可以容纳百余人的平坦巨石,巨石下游有一个被水流冲刷而成的圆形水潭。泼墨山崖对面一小山峰,酷似一个古代的高脚酒壶,壶身、壶把和壶嘴一应俱全。相传李白来此游览,看到这种气势恢宏的场景,痛饮数杯,人借酒兴,酒助诗情,本应淋漓酣畅,一挥而就,但却一时词穷诗尽,一直喝到酩酊大醉躺卧于石,也没有想出半句满意的诗句。于是,李白一时性起,随手把笔墨纸砚抛向了群山,让墨汁来自由泼洒流淌,让诗意和自己的情感一起溶入这难以描绘的太白山中,便有了这架淋淋漓漓流淌着黑色墨迹的山崖。河里的大石头就是李白当年醉酒而卧的“醉卧石”,巨石边河畔的壶形山峰据说就是李白的酒壶所化。

传说固然是美好的。然而从科学角度来说,这山崖上的墨迹其实是山岩上面渗出的溶化了大量的氧化铁、氧化锰等矿物质的山泉水沿着岩石表面相对固定的位置长期流淌,日积月累,水里的矿物质沉积在岩石表面,变为这样浓墨淋漓的奇特景观。因为有了李白和他的太白山诗篇,又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典故,泼墨山的这种自然现象神化了李白,幻成了比李白更加富有想象力的诗意。谁能考证得出他在此醉吟了多少华章,挥洒了几多诗篇。那泼洒在岩石上的墨迹,至今未干,力透千秋。后人写诗叹曰:“李白愤笔不从心,诗到多时苦难吟,抛笔飞砚入云端,千古留下泼墨痕。”又有诗人赞誉:“诗家莫谓不从心,泼墨山前酣畅霖。点墨浑含诗百首,一行足令万年吟。”

太白山的另外一个景点“开天关”,海拔在1800米至2300米之间。地势开阔,阴阳和谐,景色优美。当游客走出长十八里长的九九峡峡谷景区后,天地间豁然开朗,似有天门大开的感觉。于是,后人汲取李白《登太白峰》的瑰丽诗意与感觉,将此处命名为“开天关”。

据称,李白当年醉卧太白山所饮的酒正是太白酒。太白酒始于商周,盛于唐宋,成名于太白山,闻名于唐李白,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太白酒就有了自己的品牌:“眉坞酒”。公元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后,在太白山北麓眉县常兴自己的采邑所在地修筑起规模堪比长安城的眉坞城,由于董卓嗜酒成性,极大推动了当地酿酒业发展。东汉灵帝时期,眉县人孟陀甚至以太白酒为礼品贿赂当朝权贵张让做了凉州刺史,并将太白酒酿造工艺带到了远在河西走廊的凉州。李白自称“酒中仙”,又是太白金星入怀而生的谪仙人,登临同为太白金星坠落之地的道教名山太白山;畅饮太白山仙域湖水酿制的太白美酒……这种强烈的归属感与惬意情怀,无疑让李白平添了更多的仙风道韵。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而就在此时,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一个非常体面的下台方式,保全了李白作为一个文人的体面与尊严。这一举动使李白入京、在京、离京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儿、文学色彩、浪漫色彩,使这整个过程更加符合李白的气质。这是一个典型的李白式的离开,这种离开方式使他获得了更为巨大的文学声誉。离开长安后,李白继续他的行游生活。这一时期的李白,思想上有及时行乐的一面,有求仙访道的一面,有裘马轻狂的一面,有企图归隐的一面,还有不肯服输,希望在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一面。他的思想当中,道教、儒家、任侠、纵横家的成分多少都有一些,呈现出混杂多元的思想状态。换言之,李白的身份由庙堂而江湖,这种转变使他的精神活动更趋于多元、丰富。长安政治失意对李白而言当然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但对于他的思想、诗歌创作而言却反而是一次难得的锻造、成熟机遇。自此,中国的诗坛上便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的太白山也因与太白诗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永载于唐诗的华彩篇章之中。(来源 太白山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