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917-5542337
举报邮箱:1017258916@qq.com
用户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

您的位置:

首页 >> 眉县故事


拜谒张载祠

[ 作者:本站 | 发布时间:2019-12-31 | 浏览:839次 ]

是访古,更是敬重。踏进张载祠的那一瞬间,我意识到岁月的全部存在,仿佛看见要寻找的东西。

张载祠位于宝鸡市眉县县城东23公里处的横渠镇,东邻道教源地楼观台,北通佛门圣地法门寺,西与关中名胜诸葛庙相接,南临风景秀美的太白山,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法汤高速公路穿行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属陕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它是我国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张载的讲学之地。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少年时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一直兴馆设教于此。他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崇寿院”改为“横渠书院”,尊其为“横渠先生”。

张载作为关学宗师,他的思想丰富精深,意境高远,尤其是“太虚即气”的宇宙史观、“一物两体”的辩证思想;“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敬德爱民”的道德风范;“大心体物”的宽阔气度;“精思力践”的求实作风;“为政足民”的政治情怀;“躬行礼教”的传统美德以及“循序渐进,学贵有恒”的教育思想,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的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月的风已略带暖意,柳绿花红,古老的眉坞大地,空气里已是春天的味道。坐落在横渠古镇的张载祠,有回风淡淡地流转。一缕阳光从青葱的枝叶间伸展出来,温婉的弧度,拉长了我的心事。来到张载祠,没有时光的约定,亦没有携带诗囊与瑶琴,穿行在斑驳的青砖路上,只带心香一瓣,在旷达明净的春天,与先生邂逅,叩问着缄默的历史,品味着意味深长的思想。

怀着崇敬的目光,在深深的庭院,赏阅的是今时的风景,追寻的却是先生的遗迹。斑驳的窗棂,不知穿越了多少流水的时光。细碎的风吹拂着参天的古柏,郁郁苍苍,却依然昭示着不同凡响的久远。褐色的树身,将苍凉写成美丽,将寂寞舞成春秋。千年后,只剩下盘若蛟龙的树干,像先生一生的理想与信念,睿智旷达,既做着清醒的追求和不倦的探问,也记载着人文横渠,千年古刹。曲径通幽的张载祠,又能告诉我些什么?

古旧的大门,古旧的庭院,古旧的匾额,古旧的大殿,在这些古旧的气息里,我仿佛依稀能感觉到先生真诚、执着、笃学,竟能把世间的万象以“太虚即气”演绎得哲思深厚、透彻纯粹。先生以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太和篇》,其意为:气的本然状态是无形的太虚,其基本特性是运动和静止的,是不断进行“郁蒸凝聚,健顺动止”。万物的生死,动静改变,有形或无形,看得见与看不见,都是气的千变万化。气是一种物质的形式,事物的基本组成是气,强调存在的根本是物质。穿越时空的界限,我仿佛看见先生负手而立,昂首远眺茫茫宇宙,他弥漫心经的智性之光,可以带着我抵达可以抵达的地方,终将穿透云霄,抵达真理的高度,终将演绎出求本溯源的精妙。从踏进张载祠那一刻起,我想,我们一定会有一段思想深邃的交集。

人与物齐。苍苍古柏,仿佛先生一生的坦荡、沉静,如清风明月、秋水长天。他用缜密的思考,严谨的求索,概括出了“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叁两》。其意即为:没有对立面也就不可能形成统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的两方面将无法相互作用。朴素的辩证法命题,摄获了多少变化无常的万千气象,就连历尽沧桑的世事都变得旷达明亮。他的这些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比英国的“迪卡尔”早了500年,在宋、元、明、清长达八百年的儒家思想体系和四大理学流派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以至于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留下“极精”、“极好”的千古赞叹。我不知道,这样透视万象的情怀,可曾浸润过其他游人的心?

穿过迂回的石径,推开深褐色的重门,我希望能叠合先生的思考,抚慰我至诚怀古的心。在认识论上,先生指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见闻小知也。”《正蒙•诚明篇》。先生以为:人的知识是由耳、目、鼻、舌、身等感官接触外界而获得,但仅有见闻之知,并不能全面认识天下有形有象之事物,更不能穷尽无形天下事物之理。要穷尽理性,必须有一种比闻见之知更广泛、更深刻的知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除此之外,先生还总结出:人和万物都是有性的,而且人和万物的本性同出于“太虚之气”。因此,性是永恒存在的。人性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与生俱来的,而气质之性,则是人出生后,因不同的身体条件、生理特点、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与先天秉赋的天地之性结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气质之性”,这就是关学中创立的人性二元论。天地之性是诚明至善的,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从而决定了人性的千差万别。翻阅先生指点的经卷,我能做的,只有安宁地开启心门,在人生的旅途,唤醒迷失的灵魂,寻找生命的真意。

在苍茫的历史面前,张载祠到处弥漫着先生的思想,从远古到今朝,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都飘散着思想的韵味。先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关中兴教,以德育人,他的“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的教学宗旨,使学者辈出,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天地正气,总会有后世的学子匆匆赶赴于此,他们以遵循的恭敬,探究的襟怀,崇高的仰望,经过冷暖交替的岁月,翻越朝代更迭的山水,明志、明心、明理。

顺着先生的足迹穿行,抚摸着苏轼的碑文,在细水长流的日子,许多记忆在祠内沉默,唯有这雕琢于石碑上的文字,却依旧可以闻到宋墨的清香。这些或浑圆或清瘦,或古拙或清新,或浓厚或淡然的字迹,可以品味先生不同的人生历程,潜心理学的心性,将往昔的记忆重现。

在大殿,康熙皇帝亲书的“学达性天”匾额,是一个值得再三回味的称赞,很贴切,其中传达着一种内涵,一种精神,这种内涵和精神,可以解读出先生一世的风骨,卓越的教育贡献。殿内正中是先生塑像,容貌端庄,气宇不凡。东西两侧是长达60米的壁画,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先生从小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的高尚情操。这是一轴无言的背景,划过先生光辉的一生,洗濯文明的沧桑,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丰盈和高洁。

历史的轻烟拂过眉坞大地,过尽一段又一段的似水流年,也漂洗着一颗深邃悠远的心。千古江山沉淀了太多的兴废,张载祠依旧在寂静的时光里,染上苍苍的印迹。情可生景,景亦可生情,悠悠千载,今日的张载祠,仿佛一位闲逸的老者津津乐道地讲述着这里的一切。一些赶赴的游人,沉醉在寻常的日子,盛载着更加明亮、透彻的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警世名言,它追寻的又是怎样的永远?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绪,在古老的文明里,流露出宏阔旷达的豪迈,又折射着现代气息的清新。

置身在张载祠内,那些雍容、平和的宋代建筑,静静地散发着思想光芒,朴素而永恒。只有时光,仍沉醉在酡红的夕阳里,呈现着岁月行走的痕迹。那些被收藏的文字,在静谧的空间,宛如一泓清泉,缓缓地流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系住千丝万缕的情怀,带着名士雅客,追溯过往,探索未来。

正当转身之际,心里便多了一些深刻的缅怀。门口工作人员再三嘱咐:“最好也到张载墓走一走。”荣枯本寻常,今人总是会以这种方式怀古,不去墓地,算不上拜谒的完美。于是,辞别张载祠,我又赶赴张载墓。

张载墓位于张载祠南10公里处的大振谷迷狐岭,是张载、父张迪、弟张戬及张氏族人的墓葬群,建于北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现占地37余亩。在其父墓左下方为先生墓,细细端详,我仿佛感觉到先生的凝视,从哪个角度都在与我对望,可以洞穿世事,抵达我的心灵。长长的青石台阶,曾承载了许多人的脚印,依然留有斑斑的履痕。橡树掩映的枝茎,抵达它们想停留的地方。黑白相间的墓碑,雕刻着的先生名号,是那么醒目。山水灵逸的张载墓,它一定安放着沉静内敛的思想,经过岁月的守望,过去与现在同样凝聚力量。

在夕阳未尽的迷狐岭上,我没有慷慨悲歌,亦没有苍凉浩叹,唯有先生探索出的深刻哲理和宇宙无穷的奥妙,值得一生去怀想。

暮色四合。在先生的墓前,我行礼、参拜,沉凝片刻,低眉遥望岭下,已亮起了一簇簇的灯火,像先生的思想,照着我回家的路,亮亮地…… (作者 杜成明)